早在2003年,我便做過1年SOHO,不過,不是完整意義上的SOHO,依靠一個工廠來做,傭金是從工廠拿的,工廠有進出口權。這一年業(yè)務額度還不錯的,收入也很好,所以就才有后面開工廠失敗的教訓。
三年后我卷土重來,踩過一個個坑,邁過一道道,披荊斬棘,終有所成!
在這個經歷里,我總結了一些做SOHO的經驗和教訓,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幫到那些想要SOHO和正在SOHO的同路人。
說一說開始SOHO的門檻
一定不要把客戶直接給工廠做,
一定不要做自己不熟悉的行業(yè)。在網上經常看到和遇到許多朋友SOHO走不下去,時常也有以前的外貿朋友發(fā)信息告訴我:“他(她)不得不結束SOHO,重新回去找工作?!?b>對于職業(yè)發(fā)展來說,這可是致命傷。
SOHO有"檻",你要有能力邁得過去。否則,腿抬得太低,會被絆倒。
那有哪些“檻” ?
1.供應商/客戶為什么將兩者放在第一位,大家都很清楚。沒有供應商的支持,你有客戶也沒有用。有供應商支持,沒有客戶同樣不行。
這一點會被許多人不屑一顧,但開始做SOHO就會深有體會,甚至會感覺供應商比客戶還難開發(fā)。以前開發(fā)客戶有了經驗,但有多少做業(yè)務的同時也與供應商有著良好關系的呢?
一般來說,做外貿業(yè)務員的時候,公司會限制業(yè)務人員不要與供應商有來往。所以,
對我們SOHO來說,供應商比客戶還要難開發(fā),這一點做過SOHO的人才能理解。
許多訂單都是因為工廠的原因而出現問題, 配合得好的工廠才能帶來好的利潤和客戶,這樣的工廠也值得長期合作。不要為了那一毛二毛的去換工廠,誰都想要更高的利潤,但也要為客戶考慮一下訂單操作的風險。
我?guī)啄甑腟OHO生涯中,嚴格遵從一點,利潤在正常水平,一定不更換工廠。看看那些出問題的訂單,有許多是工廠的原因。市場細分后,客戶已經很難開發(fā)了,不要又因為工廠的原因而把客戶做死了。
2.產品做專, 而不能做泛。專,最少需要在一種產品上有二到三年的經驗,它就是你的優(yōu)勢。如果客戶發(fā)的資料你還要找供應商來幫你解釋,那就需要靜下沖動的心,等幾年再出來吧。
每個行業(yè)都有得做,許多人成功了,當然會有一些人失敗。所以,不要認為只是自己以前的行業(yè)產品不好做,試問現在哪個行業(yè)好做呢?大家競爭都這么激烈。
做泛。貿易公司、香港公司,他們的優(yōu)勢大過你,實力更不用說。
只有做專,客戶才會選擇你。這才是你的優(yōu)勢,也是為什么客戶會選擇你的原因。3.找到切入點我從我一個香港客戶DENNIS那里學到很多,特別是
工作的態(tài)度。他說,不要老是抱怨。做,就盡全力在這里做好。要么,早點出去。抱怨影響心情,也影響工作。
去和留,你們要考慮好。如果覺得前面1, 2兩點已經成熟,還需要考慮到"切入點"。因為你出來,肯定是與原公司競爭客戶。那么,
你怎么樣讓客戶選擇你,而不選擇原來的公司? 能回答這個問題就成功了一半。衍生學習:競爭激烈!我是如何通過差異化服務贏得客戶?
如果與公司簽了同行競爭協議的,因為有公司的補貼,可以重新開發(fā)客戶。
切入點,就是為什么客戶選擇你!4.銀子和決心SOHO的日常開支、訂單操作的活動資金、樣品費用等,這些需要考慮進去,核算一下一年的總開支 x 1.5=實際開支,這部分銀子是否準備全了?
如果你沒有供應商支持(訂單余款的問題),那這銀子問題可就大去了。動動腦,想想辦法,可以去“借”,但不要去借。
"借":有人投資和你一起做,那最好。但條件最好是有明確的利潤分配,這樣合作才長久。如果有人只投錢,只拿利潤,恭喜你。
"借":如果家里條件比較好的,那就沒有所謂,借出來算股份等。但如果是條件不太好的,還是想好來錢的路子。
決心:要有必須成功的決心,不要有"大不了再回去給別人打工"的想法,要有背水一戰(zhàn)的決心。回去,你的心態(tài)已經不適合給別人打工了。
當然,如果有業(yè)務經理/市場部經理的位子等著你坐,可以考慮。提醒一點,如果哪個公司發(fā)展到了瓶頸,讓你去突破。如果不讓你做總經理,不要去,如果去了,你只會是個工具,而且會被當成"卸了磨子的驢"給殺掉,我就這樣被殺過一次。
5.運氣別用磚頭拍我,我相信做任何事都需要運氣。但運氣這個東西,
只要你夠努力,不放棄,它遲早都會來找你。講一講SOHO成功的條件
關于SOHO,成功的那些人有一個共性:在業(yè)務方面至少有3年以上的工作經驗,這也是我認為可以開始SOHO的一個最短的時間。我是第6年才開始真正的SOHO的。
那么,SOHO成功的條件有哪些呢?1.3年及以上的外貿工作經驗做外貿業(yè)務,很多人認為一年時間很長,能力已經提升得很不錯了。
說實在一些,外貿三年才只能叫作剛剛起步和入門,按我的標準??赡芨吡艘恍?,但實際操作的時候真的就是這樣。
第一年,學習基礎的操作和流程,熟悉產品,打下一點基礎。
第二年,進入實戰(zhàn),獨立開發(fā)客戶,詢價,報價,打樣,訂單生產等各方面的溝通,熟練業(yè)務操作和流程,這個時間提升很關鍵。
第三年,更高一個層次的提升:外貿的整體規(guī)劃,找到自己的定位,更深一個層次地學習怎么樣去服務好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空間。
如果你剛做外貿不久,稍有成績就開始自滿,這樣你很難再學進什么東西。不要說SOHO,可能單單外貿業(yè)務員,你也很難做得下去。
所以,
SOHO是優(yōu)秀外貿業(yè)務人員更高的一個階段。沒有學會走,就要去跑,自然很難做起來。階段性的東西,需要經歷過很多的訂單操作,與各種不同的客戶打交道,與不同的供應商打交道,發(fā)生了問題,要能隨時找到解決方案。要搞得定客戶,還要能搞得定工廠。
這時,你才準備好了。2.除了時間,還需要業(yè)績很多人確實做了三年或者以上的外貿,但在每個公司時間呆得都不長,每個地方都沒有出什么業(yè)績,基本上沒有讓自己的老板從自己身上賺到太多的錢。
如果是這樣,HOLD一下。你需要還至少奮斗兩年,先讓你的新老板賺到一點錢。而只有這樣,你后面才能做得起來。因為"如果"越多,離成功越遠。
如果……我就能做得更好,沒有意義。
在我們自己SOHO的時候,資源比打工的時候更缺乏,條件和受約束的情況更多。
所以,不要那么多“如果”。在公司專心做業(yè)務也出不了業(yè)績,出來SOHO以后,基本上工作量增加了一倍,甚至更多。不少人說,給自己做,再辛苦也頂得住。不錯,出來了,確實是給自己在做,而多辛苦,都不會覺得累。
但現實殘酷得讓你顯得那么無力,并不是你辛苦就能出成績的。基本上有業(yè)績了以后出來SOHO的,成功率應該會比較高。業(yè)績,是決定一切的。訂單就是一切,這在我二次創(chuàng)業(yè)中是有深刻體會的。有業(yè)績,不管怎么樣,錢是賺多賺少的問題。而沒有業(yè)績,直接就吃老本。沒有老本可以吃,就關門了。
3.要有一個中長期的規(guī)劃從SOHO,到一個人公司,再到招業(yè)務人員和跟單人員。這三個階段,不要強求,而應該是順其自然。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好中長期的計劃和目標。既然是創(chuàng)業(yè),就一定會很辛苦。而我們會享受這種辛苦的感覺??赡苓@就是創(chuàng)業(yè)。
不要指望別人能幫你,能幫你的是你自己。所以,只有你自己夠強大,才能做成功。
中長期的規(guī)劃是建立在一個穩(wěn)定的基礎上的。夫妻檔是可以的,不要情侶檔,或者剛認識不久的人做搭檔,這是定時炸彈。
關于合作,一定是一個人主導,而另一個人配合。如果二個人都希望主導的,建議各做各的會比較好。
很多事情并不以個人的意志為中心。自己是可以控制的,但第二個人只能是影響,而且受影響的程度會很小。
關于合作,我不是太看好。吹牛的人比較多,而實際能做實事的比較少。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一旦合作以后就發(fā)現有問題出現,而且不能一起去解決。一旦涉及到利益,就算是如來佛祖也不是那么好說話了。
4.SOHO出成績需要一年甚至兩年時間很多人看到其他人做成功,以為SOHO幾個月就可以做出成績出來,這是錯誤的。前面已經說過的,
那些做成功的SOHO,因為有4、5、6年時間打基礎,而現在的成功不過是將以前的創(chuàng)造價值的受益人改為了自己罷了。把利益的導向給改變了。以前是錢進了老板的錢包,現在是進自己的錢包。前面都沒有幫老板賺到錢,老板虧得在那哭,就算你自己做,就只能自己哭了。
我的建議是SOHO至少做個一年出不了什么成績的打算,也就是說你需要規(guī)劃好一年的時間,你需要去做什么。一年后出結果,時間方面應該就差不多了。
尤其對于SOHO來說,由于資金、平臺、資源等都有限,從一開始認真經營好一個領英賬號,通過領英來立體展現自己,以及塑造個人形象,獲得專業(yè)流量是形成差異化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渠道:全職外貿SOHO后,我用領英開發(fā)客戶翻身自救!
5.做人的道理,還是需要去懂的做人的道理,還是需要去懂的。很多人做SOHO一開始,就發(fā)現原來工廠這么難溝通。如果好溝通,要你做什么呢?這剛好是一個機會,那么些工廠如果他們都很好溝通,客戶就直接找他們去了。所以,這里就是一個轉化的過程。要講一些技巧的,而這些技巧不是說做業(yè)務一年二年就能學到的。
大家都是做外貿的,出來做SOHO,多少能搞得定客戶。
但能不能搞得定工廠,這就不好說了。而很多人就死在了搞定工廠這個環(huán)節(jié)上。
拿什么搞定工廠?要和工廠的老板做朋友。在工廠的老板那里稍稍弱勢一些,不一定是壞事。
不要對工廠期望過高。不管是多么簡單的事情,要親力親為。因為簡單的事情,我不知道摔了多少次跟頭。一個小訂單,因為一天之差,搞到我自己廠工廠加了二天二夜,趕包裝。因為懶,沒有去看裝貨柜,工廠漏裝了計算器,然后把貨又送到快到碼頭的貨柜上。
所以一定不要懶,多注意一些細節(jié),跟到位。把自己的利潤SHOW出來。生意是從小訂單做起來的,本來就沒有賺幾個錢,還好像怕工廠知道。其實干脆讓利潤透明一些。這樣工廠老板會覺得,你真的拿得不多。等做起來了,你說了算。他不接受,也得接受。有了訂單,他們會更愿意來找你的。這個時候,規(guī)則由你來定。
對于一類產品,盡量固定在一個供應商那里做。只要不出問題,盡量不要變供應商。有許多人為了一點芝麻大的利潤,就把工廠給換掉了。圈子很小的,你的訂單在哪做,數量多少,什么商標,他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我以前有個訂單換了供應商,連我訂單尾數,他們都知道。
工廠的支持很重要,砍價要講技巧。70%真話,30%吹一吹。不要太老實。而且好處要給到明處,要讓工廠知道。應該爭取的利益也一定要爭取,爭取不來,也要讓工廠知道,你給了他好處,這樣他會覺得欠你一個人情。人情欠1個2個就好了,如果你一直覺得工廠欠你的,那說明很有問題,而且不在工廠身上。
跟單,和老板談大概的,主要是去搞定廠長。很多具體的事情,問幾次老板都沒有一個準信,那你就需要注意了:看找誰能拿到準確的信息。
挖墻角的事情永遠不要做。你挖過來不一定是塊寶,搞不好就是塊又臭又硬的石頭。不管是供應商的業(yè)務也好,生產人員也好,不要和他們走得太近。也不要嘗試去挖他們過來,到了管理的那個級別,待遇一定不低的。好不好用,那就不一定了。而且,你會因此損失一個供應商。讓他們做好本職的事,給你跟好單就夠了。
再就是錢的問題。答應工廠的,一定要準時。不能給,要提前講。工廠資金周轉是很緊張的,你答應了就一定要做到。
對工廠提供的,一定要預留一些空間。打樣時間,大貨時間等等,這些節(jié)奏性的因素,要把握好。對工廠的生產能力要有評估,同時分階段去工廠看貨。每個訂單至少不要少于3次(雖然現在越來越少去工廠看貨,但這只限于合作開的工廠,而且我也會抽時間去)。
大家的利益是共同的,所以
談任何事情,要把工廠和自己放在一條線上。至少要讓工廠的老板感覺到是這樣。6.依然是資金儲備在你決定創(chuàng)業(yè)前,一定要有足夠的資金儲備。
雖然大家對于SOHO需要多少錢沒有具體數字上的定論,但是
沒有錢肯定是萬萬不能的。至少得有一點,能應付自己的日常開支,能正常的進行業(yè)務開支,還有一些備用金,如果幾個月甚至更久沒有訂單和生意來源,可以撐下去。又或者一兩張訂單出了問題,有索賠,也可以扛住。
看了這些也許你覺得我說的條件有些苛刻,我不想爭論,
懂的人,自然會懂!外貿不易,SOHO更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