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文用時4分鐘。供應鏈行業(yè)飛速發(fā)展,國內外的供應鏈正逐漸融為一體,那么掌握英語這門通用工作語言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作為供應鏈從業(yè)者的我們,應該怎么學習供應鏈英語,來打造自己的核心優(yōu)勢呢?本文會為你提供最為直接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
今天恰好看到一條提問:采購如何提高相關英語水平?這個問題我仔細梳理了一遍,發(fā)現(xiàn)有一些思路和方法可以看和大家分享的。所以下面以采購為例,分享一下供應鏈管理者應該如何提升英語水平?
一般說來,采購所用到的英語,比較多涉及到物料和質量這塊,建議把常用的專業(yè)術語先記熟,這個是所有專業(yè)領域的基礎,掌握專業(yè)術語,即行話,我們才算基本上入門了。
以電子代工(EMS)為例,采購的職能包括尋源(sourcing),供應商管理(vendor management),訂單管理(order management),合同管理(contract management)和一些訂單處理(order processing)的工作。這些就是采購學習某個領域的一個基本框架了。
有了這些框架之后,我們就要把框架的主干細化,不斷地填充細節(jié)。以尋源為例。
尋源一般會分為幾種,一是新業(yè)務(new business),一是可選供應商(alternative vendor),一是客制供應商(customized vendor)。這個是根據(jù)尋源目的不同來劃分的。(注:這個是按照學習者的習慣來劃分,并非非常學術的分類。)
第一種新業(yè)務比較好理解,就是針對新的生意,需要新的供應商來供應物料(materials)與服務(services),用比較流行的話來解釋,就是從0到1的過程。
而第二種是為了規(guī)避單一供應商(single vendor)帶來的風險(risk),重新開發(fā)同類型的供應商,作為后備(backup)。一般情況下,主要供應商的業(yè)務份額會占主要部分,通常是超過50%的比例,而作為后備的,也會給到一定量,避免供應商斷線(linedown),也就是用最經(jīng)濟的訂單量(EOQ)來維持后備供應商的生產,從而規(guī)避主要供應商發(fā)生交貨(delivery)問題帶來的風險。
第三種是客制供應商,這種通常不是企業(yè)決定的,而是由客戶指定的。這種供應商管控起來難度最大。一般來說,客戶會把核心物料(core materials, hot items)和服務的供應商掌握在自己手里,以防信息或者技術泄密(leakage)??蛻艉痛祟惞虝Y成聯(lián)盟(alliance),他們都是整個供應鏈條里面的關機部分。
按照這個方式梳理,主干下面的細節(jié),都有相關的核心詞匯提供參考。1.new business
1.1materials/services
2.alternative vendor
2.1single vendor
2.2risk
2.3backup
2.4linedown
2.5EOQ
2.6delivery
3.customized vendor
3.1core materials/hot items
3.2leakage
3.3alliance
把這些信息羅列出來,最后,就是要多問一個5W2H,把每個細節(jié)細節(jié)補充完整。以3.1core materials為例。
假設手機品牌商的屏幕供應商,如京東方或者三星,他們可以提供高質量(high level)的OLED屏幕(screen),這款屏幕的名稱如下圖。
然后隨機點一個型號,看看具體的信息,這個是采購必須掌握的。
有些人會說,這個不是中文版么?我要學的是英文呀。要是網(wǎng)站沒有英文版怎么辦?淡定,把型號記住,去百度下英文版的,信息就出來了。
這樣中英文就可以對比了,記住這些關鍵的信息。
一個優(yōu)秀的采購不僅要知道物料的各種知識參數(shù),還要知道參數(shù)代表的具體含義,以及參數(shù)(configuration)的不同,會帶來多少的價格差異(price gap)。通常還要了解市場上核心物料的保有量(on hand stock)和供應商產能(vendor capacity),這個對于采購物料至關重要。關于供應鏈管理者如何提高相關英語水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里。主要是一些思路和方法的分享,至于一些基本英語詞匯語法,不熟悉的情況下,還是老老實實地通常記單詞練口語來提升,確實沒有什么捷徑可以走的。但是大家務必記住,
供應鏈管理者的核心競爭力,是你對于整個鏈條的把控和話語權,簡單來說,需要開展新業(yè)務,你知道有哪些供應商可以選擇,什么價位,可以安排分配訂單給不同供應商,怎么樣迅速地把供應鏈條搭建起來,而不是英語本身。英語只是作為一個工具,幫忙我們更好的駕馭我們的業(yè)務,千萬不要本末倒置,把英語說得很溜,把供應鏈的活兒干得很爛。
最后,功夫不是一日練成的,勸君多磨礪,與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