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采購按其目的不同,可分為兩類:以轉(zhuǎn)移價格風險為目的的套期保值采購和以盈利為目的的投機性采購。
(一)套期保值采購
套期保值采購是為防止未來購人商品時,因價格上升帶來損失而先期在期貨市場上買進期貨合約的采購方式,也稱為買期保值。例如:某大豆加工商按市場價格水平與食品生產(chǎn)商達成協(xié)議,在6個月后由大豆加工商出售豆油給食品生產(chǎn)商。由于大豆加工商手中沒有加工豆油的原料,所以他必須對如何采購大豆作出決策。如果今后6個月內(nèi)大豆價格上升,則其銷售利潤將下降。為避免這種風險,該大豆加工商在期貨市場買進6個月后交貨的大豆期貨合約。在6個月后,當大豆加工商在市場買人大豆現(xiàn)貨以便加工豆油時,價格已上漲。然而由于他已在期貨市場進行了套期保值采購,可以利用賣出手中的大豆期貨合約來獲利(因為期貨市場上的大豆價格是與現(xiàn)貨市場上的大豆價格同步上漲的),從而抵消現(xiàn)貨采購的虧損。這樣便可保證原定的豆油銷售利潤。
由此可見,套期保值采購是利用期貨市場與現(xiàn)貨市場上商品價格的變化同步性來實現(xiàn)回避價格風險的采購方式。
(二)投機性期貨采購
投機性期貨采購是在期貨市場上以牟取利潤為目的而買人期貨合約的行為。期貨投機者通常在某種商品價格看漲時買人期貨合約,在價格看跌時,再賣出合約從中盈利,因此這種方式又稱為買空賣空。它雖然從形式上與套期保值采購者的平倉行為相似,但性質(zhì)卻有所不同。套期保值者關(guān)心的是自己商品的價格和經(jīng)營風險,而投機者關(guān)心的則是期貨合約本身和期貨市場上各種商品價格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