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6日,阿里巴巴對外發(fā)布了截止9月30日的季度業(yè)績報告。阿里自赴港二次上市之后,年內股價表現(xiàn)優(yōu)于大盤。截止11月6日港股收盤,阿里巴巴全年的股價累漲36.1%,總市值高達6.1萬億港元。
不過在阿里巴巴財報公布后,美股市場其股價小幅下降了2.69%。并且在港股市場,也錄得了一定的下滑,11月6日收跌4.28%,報282港元。那么阿里巴巴這份最新的財報究竟怎么樣?通過結合行業(yè)數據,阿里的主要生態(tài)版圖下都隱藏著怎樣的風險與機遇?
營收同比增長30%,凈利潤同比下滑六成
財報數據顯示,阿里二季度的營收為人民幣1550.59億元(約合228.3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190.1億元增長30%。
三大主要業(yè)務板塊的營收數據:
▲ 在商業(yè)零售業(yè)務板塊,中國商業(yè)零售業(yè)務的營收為人民幣954.70億元,同比增長26%;中國商業(yè)批發(fā)業(yè)務的營收為人民幣36.37億元,同比增長11%。國際商業(yè)零售業(yè)務的營收為人民幣77.89億元,同比增長30%;國際商業(yè)批發(fā)業(yè)務的營收為人民幣32.10億元,同比增長44%。
▲ 在本地生活服務板塊,阿里本季度的營收為人民幣88.39億元,同比增長29%。放大到阿里在新零售及菜鳥網絡上的布局。截至2020年9月30日,阿里在中國自營的盒馬門店達到222家。而菜鳥透過與全球各地伙伴合作并于15個國家及地區(qū)建立本地物流網絡,進一步擴大其出口業(yè)務,營收達到了82.26億元,同比增長73%。
▲ 在云計算業(yè)務板塊,阿里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60%至148.99億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約60%的A股上市公司都是阿里云的客戶。此外,在全球云計算3A陣營中,阿里云增長為亞馬遜云29%增速的2倍,并大幅領先微軟Azure的48%。
當然,乍一看這份財報,凈利潤的數據無疑是最為扎眼的。數據顯示,阿里巴巴第二財季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287.6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08億元減少60%。
對于錄得這樣的下滑,阿里巴巴的解釋是由于去年同期取得螞蟻集團33%股份時確認的一次性重大收益,以及與螞蟻集團相關并授予集團員工的股權激勵費用上升,造成本季度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若不考慮該一次性收益,股權激勵費用及其他若干項目,非公認會計準則凈利潤同比增長44%至470.88億元。
事實上,這只是一部分原因,從財報數據來看,阿里的各項成本開支在這一季度也有所增加。其中,直營業(yè)務收入貢獻的增長導致存貨成本上升,阿里的營業(yè)成本由65.55億上升至本季度的89.96億元;產品開發(fā)費用由10.94億上升到19.25億元;銷售和市場費用由12億上升至17.37億元;一般及行政費用也從6.59億上升至11.96億元。
綜合本季度的幾大核心指標來看,阿里旗下的業(yè)務都展現(xiàn)了比較穩(wěn)定的增長。但是透過財報后的股價變動,還是可以看到投資者的擔憂。港股研究社將結合阿里的核心電商業(yè)務的數據表現(xiàn),對其正在經歷的機遇與風險做一個闡述。
核心電商業(yè)務陷入流量焦慮,新商業(yè)模式能否救阿里于水火?
從財報中可以得知,作為阿里核心商業(yè)板塊的電商業(yè)務增長依舊穩(wěn)健。淘寶GMV增速在8月恢復至20%。天貓線上已付實物商品交易額(GMV)則繼續(xù)保持了 21%的同比高增速。本季度跨境進口業(yè)務也因抓住了消費回流的利好,天貓國際GMV同比增長了37%
1. 用戶增長觸及天花板,京東、拼多多步步緊逼
當對比了過去連續(xù)十二個季度的用戶增長數據后可以發(fā)現(xiàn),三季度阿里的移動月活用戶增長幾乎陷入了停滯狀態(tài),過去三年里,阿里每個季度的用戶增長量除了2018年第二季度外,都維持在2000萬以。但是本季度,這個數字直接掉到了700萬。
并且從今年一季度開始,活躍在阿里平臺上的買家數量增長速度也開始變慢。今年過去的三個季度,增量分別是1500萬、1600萬、1500萬,增長陷入停滯狀態(tài)。而在過去,這個數字大部分時間都在2000萬以上。
可是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的用戶紅利見頂,但下沉市場的互聯(lián)網的增長速度卻頗為顯著,僅2019到2020年,一二線及新一線城市的互聯(lián)網用戶合計較去年減少714萬,下沉市場互聯(lián)網用戶則較去年增長了2461萬。下沉市場不斷擴大。
本季度阿里旗下產品中主要服務下沉市場的淘寶特價版,上線僅半年,已積累7000萬月活躍用戶,這個數據三個月前僅為4000w,成為了目前阿里系增長最快的產品。淘寶特價版在今年9月份,還在上海推出首家1元更香體驗店,從線上深入線下。
但這并不意味著阿里的流量焦慮得到了緩解。在下沉市場,面對拼多多這匹黑馬,雙方的爭奪越來越膠著。參考拼多多上個季度的表現(xiàn),營收同比增速為67.3%,用戶增量達到5510萬,創(chuàng)下上市以來單季度最大增幅,年活買家達6.832億。以這樣的用戶增速來看,最快Q3其年活買家就能超過阿里。
用戶體量上,維持在四億左右的京東與阿里和拼多多都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上一季度,京東在線下不斷突破,通過收購五星電器還是和國美的頻繁合作,京東不管是在物流還是服務體系都上了一個臺階。反饋在上一季度的財報數據上,京東季度營收首次突破兩千億大關,以473億的差距領先阿里。
為了應對京東和拼多多的步步緊逼,今年雙十一淘寶將11月1日-3日也納入了售賣期,期望借此緩解物流及商家備貨的壓力,更多的也是想要截胡京東和拼多多。隨著阿里的“流量焦慮癥”愈發(fā)的嚴重,延長雙十一這類“小聰明”并不是長久之計,阿里還需要找到新的增量才能直擊流量饑渴的痛點。
2. 直播電商全面爆發(fā),阿里能否激活新增長“密碼”?
從本季度財報中淘寶直播板塊呈現(xiàn)的成績來看,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12個月,淘寶直播產生的GMV超過3500億元。
根據全球監(jiān)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發(fā)布的《中國直播電商趨勢解讀報告》顯示,伴隨線上渠道不斷創(chuàng)新以及疫情期間對線上消費習慣的加速養(yǎng)成,直播電商作為一種新商業(yè)模式迎來全面爆發(fā),2020年電商直播用戶規(guī)模達到2.65億,已占直播用戶的47.3%。網絡直播成為僅次于電商零售的第二大網絡購物渠道。
不過綜合阿里直播電商板塊的外部環(huán)境來看,一些風險也正在凸顯。一方面,抖音和快手在直播電商之一賽道上紛紛開始投入時間和精力,自建直播體系。8月,快手電商的平臺訂單量突破5億單,過去12個月的訂單量僅次于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位列電商行業(yè)第四。與此同時,抖音電商年內支付GMV增長6.5倍,其中抖音小店GMV增長36.1倍;抖音小店開店商家數量則增長了16.3倍。二者在直播電商這一賽道的潛力不容小覷。
從前不久交出的雙十一的成績單上,同樣看得出三位玩家在直播電商這一新商業(yè)模式上的激烈戰(zhàn)況。背靠阿里的薇婭和李佳琦,10月21日預售總GMV超過90億元。快手、抖音也不甘示弱,快手頭部主播辛有志12小時總銷售額達18.8億;10月30日,抖音一哥羅永浩雙11首播四個多小時實現(xiàn)支付金額5294萬元。
另一方面,上半年,在電商領域屢戰(zhàn)屢敗的Facebook也開始進軍直播電商。Shops所推出的直播電商功能,將在直播視頻下顯示產品標簽,方便觀眾觀看直播時進行購物,這使得Facebook的市值大漲。未來國內電商直播進入第二階段,存量市場的競爭加大,F(xiàn)acebook此舉無疑也為阿里直播電商板塊出海的征程添上了一抹陰影。
結語:
總而言之,阿里在“618”和雙十一夾縫中交出的這份三季度財報,單就數據層面還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不過回顧以往的業(yè)績,占據了總營收的半壁江山的淘系電商的廣告和傭金收入,在三季度的同比增速是20%,二季度是21%,2019年三季度是25%。今年的表現(xiàn)整體遜于去年,這與阿里電商板塊愈發(fā)嚴峻的競爭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系。
用戶紅利見頂以及核心電商業(yè)務板塊受到沖擊的背景下,阿里巴巴的“履帶戰(zhàn)略”進入到成長期和收獲期,類似淘寶直播與特價版都給阿里的核心電商帶來了更高的成交率。不過想要在下一財季扭轉二級市場的風評,還是要看未來阿里能否繼續(xù)夯實其核心電商的地位。
本文來源:港股研究社,轉載請注明版權
杭州市濱江區(qū)偉業(yè)路3號
業(yè)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yè)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yè)務QQ:2848414880
目標:致力于幫助中國企業(yè)出海淘金
使命:為國內企業(yè)跨境出海提供動力支持
愿景:打造用戶期待和尊重的外貿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