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知識:
1. 海運FOB條款發(fā)貨人(賣方)應承擔哪些費用?
2. 貨代中的爆艙和甩柜都是什么鬼?
3. 直航一定比轉船(中轉)快嗎?
4. 虧艙費(海運拼箱)的含義、計算方法與產(chǎn)生原因詳解
5. 運費如何計算以及海運報價50usd/RT中的RT是啥意思?
6. 貨代如何計算海運拼箱或散貨運費?
7. 全球149個基本港和22條航線一網(wǎng)打盡
8. 整箱(FCL)、整拼、合拼、拼箱(LCL)有什么區(qū)別?
9. 海運“FOB指定貨”完整的操作流程(實例講解)
10. 20GP、40GP和40HQ的尺寸各是多少?
【海運FOB條款發(fā)貨人(賣方)應承擔哪些費用?】
海運,成交方式為FOB條款,發(fā)貨人(賣方)應承擔哪些費用?
一票海運出口貨物,從國內(nèi)啟運地到國外目的地一般會產(chǎn)生三大塊費用:
1)包括報關費和提貨費在內(nèi)的起運港本地費用(俗稱人民幣費用)
本地費用一般用Local Charges來表示。起運港本地費用可能會有提貨費、裝箱費、港雜費、港安費、提單費、艙單錄入費、碼頭操作費(THC)或原產(chǎn)地附加費(ORC)、鉛封費、報關費等。在FOB條款下,這些費用都必須由賣方承擔。因為FOB條款是離岸價,在貨物離開起運港之前的一切費用和風險都由賣方(seller/shipper)承擔。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的AMS、歐盟的ENS等艙單申報費用由誰負擔?可以這么理解:既然AMS、ENS等都是起運港裝船前申報,那么這些費用也就屬于“離岸”之前發(fā)生的費用,理應由賣方(seller/shipper)負擔,你覺得呢?
2)從起運港到目的港的海運費及相關附加費如燃油附加費(俗稱美金費用)
FOB條款是離岸價,不是到岸價,F(xiàn)OB不包含運費和保費,所以在FOB條款下,海運費(Ocean Freight)肯定是國外買方承擔。正因為海運費是國外買方承擔,所以FOB條款成交的貨物也叫“指定貨”,因為FOB成交時,買方負責尋找貨代或承運人,賣方向買方指定的貨代或承運人聯(lián)系,安排貨物出運事宜。
緊急燃油附加費(EBS)、蘇伊士運河附加費(SCS)、旺季附加費(PSS)、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GRI)、直航附加費(D/A)等各種各樣的航運附加費跟海運費密切相關,可以說屬于海運費的一部分,所以FOB條款時,這些附加費也應當由買方承擔。
3)包括清關費和送貨費在內(nèi)的目的地本地費用
目的港本地費用可能會有清關費、港口維護費、貨物處理費、倉儲費、操作費、送貨費、關稅等。如果是海運拼箱,還可能會有拆箱費、洗箱費、分揀費等。不同國家,目的港本地費用可能千差萬別。
因為FOB條款是離岸價,不是到岸價,所以毫無疑問所有目的港本地費用一概都由買方(buyer/consignee)負擔。
其實,到岸價C&F和CIF成交方式,目的港本地費用也是一概由買方承擔。因為C&F只是增加了運費而已,CIF只是增加了運費和保費而已。根據(jù)《國際貿(mào)易術語解釋通則》,C&F和CIF并不包括目的港清關等一切費用和責任。其實,F(xiàn)OB、C&F和CIF這三者的風險劃分界限是一樣的,都是起運港越過船舷就算完成交貨,貨物的風險和責任隨之轉移到買方。
最后補充一下,如果貨物要投保,應該由誰負責投保?保費由誰承擔?如果是FOB和C&F成交,保險由買方負責,因為FOB和C&F都不包含保費;如果是CIF成交方式,保險則由賣方負責,因為CIF包含了保費,“I”就是Insurance,而“F”則是Freight運費,“C”就是Cost也就是FOB價格。
【貨代中的爆艙和甩柜都是什么鬼?】
你的柜子被甩了”
“船公司爆艙,被甩貨了”
“海關放行太晚,被甩柜了”
你有沒有聽說過類似上面那樣的問題?
誰把你的柜子給甩了——船公司?貨代?碼頭?
甩柜的原因有哪些——趕不上船?還是爆艙?
趕不上船是由于——送貨/做箱太晚?截關前還沒放行?報關或艙單數(shù)據(jù)有誤?海關查驗耽誤?集港太晚了?
爆艙又是怎么來的——旺季貨物太多了?船公司為了利益最大化多放艙位?
1、爆艙/甩柜是什么意思?
“甩柜”是外貿(mào)、貨代、物流等行業(yè)很常見的說法,“柜”就是貨柜,也就是集裝箱Container,主要指海運集裝箱,包括整箱(FCL)的甩柜和拼箱(LCL)的甩柜。
拼箱的甩柜相對少一點,因為拼箱貨代公司(Consolidator)一般實力較強,和船公司關系比較好,而且拼箱涉及到多個客戶、多票貨,影響較大,所以拼箱貨代會想方設法避免甩柜,除非趕上海關查驗,實在趕不上船,那只能延下一航次。
其實,延船(托班)并不等于甩柜,甩柜是指你各方面都沒問題,完全趕得上船,只是由于船公司單方面的原因(放艙數(shù)多于實際艙位數(shù)),爆艙沒艙位了,于是直接把你的柜子甩了。而延船,一般是由于貨代或發(fā)貨人的原因,實在趕不上了,所以不得不延到下個航次。
2、爆艙/甩柜的原因有哪些?
在貨運旺季時,貨量大,船公司艙位有限,容易出現(xiàn)爆艙(尤其是熱門航線),不可避免有些柜子被甩。
其實,甩柜完全是船公司的原因,因為船公司為了保證滿載——不浪費任何一個艙位,所放出來的艙位數(shù)經(jīng)常會多于實際的艙位數(shù)。比如:
本來分配給這個港口只有100個艙位,但是船公司卻放了110個艙位給貨代或貨主,到時候多出來的10個艙位的柜子肯定沒辦法裝完——只能甩了,延到下一班船。當最終被甩的可能會少于10個艙位,因為預先放的110個艙位當中,可能有撤艙的、有趕不上船的、報關有問題走不了的,或其他原因不走的,所以最終被甩的也許有五六個。當然,最終能走也有可能不到100個——撤艙的或趕不上的超過10個。
3、誰會被甩柜?
船公司要甩哪些柜子,一般是有選擇的,并不是按照先到先得的順序,而是會把運費較低、與船公司關系一般、或船公司認為不重要的客戶的柜子優(yōu)先給甩了。
所以,如果你貨量小,如果你和船公司沒啥關系,如果你的貨代實力不強,那么你的柜子被甩的幾率就會比較高。
4、為何貨主沒過錯也要被甩柜?
對于甩柜,雖然大都是由于船公司的原因,但是船公司對此是不負任何責任的。是不是覺得很“霸王”?沒辦法呀,你貨量少,能把他們怎么樣?在貨代行業(yè),沒有貨量就沒有發(fā)言權,就是這么現(xiàn)實。
甩柜的受害方是貨主、發(fā)貨人和貨代。他們可能因此導致二次報關、交貨延期、甚至導致客戶索賠或丟失客戶。甩柜問題出現(xiàn)的根源在于船公司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多放艙位,而對服務不夠重視。雖然發(fā)貨人罵聲一片,但是船公司依然“我行我素”。目前來看,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的跡象,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這個問題將持續(xù)存在。
【直航一定比轉船(中轉)快嗎?】
什么是直航?什么是中轉?直航一定比轉船(中轉)快嗎?
在給客戶報價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涉及到直航和轉船的問題,客戶往往偏好直航,甚至有的客戶非直航不走。
事實上,很多人對直航和轉船的具體含義根本就不清楚,想當然地認為直航一定比轉船好,直航一定比轉船快。
一般人總會有這種感覺:直航一定是快的,轉船一定是慢的。直航一定比轉船好,如果既有直航的,也有轉船的,就要毫不猶豫優(yōu)先選擇直航的。
事實是不是如此?
舉個例子:同樣是天津到美西的航線。
1)轉船方案:先從天津港到韓國的釜山BUSAN,在釜山BUSAN轉船——集裝箱卸下來,裝到另一艘船,繼續(xù)下一程運輸。航線是:天津-大連-釜山BUSAN-長灘Long beach,整個航程18天。
2)直航方案:在天津港裝船,然后依次掛靠大連港、青島港、上海洋山港、寧波港、廈門港,最后從廈門港駛向長灘Long beach,整個航程22天。
看到了嗎?直航反而比轉船慢。有人說,不對呀,第二個掛靠的港口比第一個多,第二個才是轉船,第一個才是直航呀。
暈!掛靠不等于轉船好么,什么才叫轉船?顧名思義,轉船就是轉到另一艘船上去呀,比如上面的1)在釜山BUSAN卸船了,然后裝上另一艘船,繼續(xù)下一程運輸。而2)雖然掛靠了那么多港口,但是集裝箱一直沒有卸下來,從天津到長灘Long beach,自始至終都是同一艘船,只要不卸貨,從頭到尾都是同一個運輸工具,都叫直航。
搞清楚了直航和轉船(中轉)的真正含義,就能理解為什么直航不一定比轉船快。當然,考慮到其他因素,如果中轉港特別繁忙,很容易導致壓港,所謂壓港,就是箱子壓在中轉港,沒有及時轉運出去。
比如箱子到了釜山BUSAN,但是由于箱子特別多,導致你的箱子等了一個星期之后,才裝上二程船,繼續(xù)下一程運輸,這時,就有可能導致轉船比直航慢甚至慢很多的情況。這也是很多客戶討厭轉船的原因,尤其是在旺季,箱子很容易在中轉港壓港。因為擔心壓港,而選擇直航,不失為一個理性選擇。
【虧艙費(海運拼箱)的含義、計算方法與產(chǎn)生原因詳解】
海運拼箱LCL中的虧艙費的含義、計算方法與產(chǎn)生原因詳解
1. 海運拼箱虧艙費的含義
虧艙費是啥?虧艙費通常指海運拼箱(LCL)虧艙費,也叫“空艙費”、“虧倉費”,英文叫做Dead Freight。
虧艙費是指在海運拼箱出口業(yè)務中,臨近裝箱時(如截貨截關前1個工作日,不同港口、不同貨代要求的截止時間可能不一樣)因發(fā)貨人/委托人Shipper的原因造成貨物不能按照預定的船期出運,致使拼箱貨代來不及安排或接收其他發(fā)貨人/委托人的貨來補上空出來的艙位,導致集裝箱“裝不滿”但是又不能取消整個箱子,拼箱貨代因而向發(fā)貨人/委托人收取一定的費用以彌補艙位空置的損失,這就是虧艙費。
2. 拼箱貨代為何要收虧艙費?
拼箱貨代只能按照整箱的方式(FCL)向船公司訂艙和操作,無論箱子是否裝滿,拼箱貨代都要按照整箱的價格支付給船公司。也就是說,拼箱貨代付給給船公司的成本是固定的。拼箱貨代把多家發(fā)貨人/委托人Shipper的小批量貨物集合起來,設法裝滿一個集裝箱,箱子裝得越滿,拼箱貨代的利潤就越高。
由于現(xiàn)在貨代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率不高,一般需要裝滿整個箱子才能盈利,如果由于發(fā)貨人/委托人的原因?qū)е屡撐豢罩?,拼箱貨代很可能產(chǎn)生虧損或者利潤大打折扣,拼箱貨代就有可能收取虧艙費。
3. 海運拼箱虧艙費如何計算?
虧艙費是多少?如何計算?不同的拼箱貨代,計算標準可能不一樣。
1)只是簡單的按照向客戶報價時的費率計收
如:給客戶報價50usd/cbm,虧艙貨物5cbm,則:虧艙費=50*5=250usd。
2)按滿載(標準立方數(shù))來算
虧艙費=(整箱海運費+整箱港雜費)/標準立方數(shù)*虧艙貨物的計費方數(shù)。
標準立方數(shù)一般為:25cbm/20GP;50cbm/40GP;60cbm/40HQ
如:整箱海運費為1000usd(貨代付給船公司的運費成本),整箱港雜費為500usd,箱型為20GP,虧艙貨物的計費方數(shù)為5CBM,則:
虧艙費=(1000+500)/25*5=300usd。
3)還有一種計算方法
虧艙費=(整箱成本/柜子里的貨物計費方數(shù))*虧艙貨物的計費方數(shù)。
如:整箱成本1500usd,柜子里的貨物計費方數(shù)為20cbm,虧艙貨物的計費方數(shù)為5cbm,則:
虧艙費=1500/20*5=375usd。
以上三種方法,計算結果不一樣。通常第一種方法計算得到的虧艙費最少,不過很少貨代會根據(jù)第一種方法計收虧艙費,除非是合作良好的重要客戶,貨代可能會考慮第一種,甚至減免虧艙費。
4. 虧艙費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
虧艙費是怎么產(chǎn)生的?如果規(guī)避虧艙費?飛捷騰達FJTD為你解析。
1)由于生產(chǎn)、質(zhì)檢、商檢、物流等原因?qū)е氯雮}不及時
沒能趕在截貨日期前到貨。這種情況最常見,如何防范?
發(fā)貨人/委托人預先周密安排并嚴密跟蹤發(fā)貨和到貨全過程,確保趕在截貨前按時、及時進倉。如發(fā)現(xiàn)實在趕不上,要及時跟拼箱貨代溝通,看是否可以讓貨代延長截貨時間,或者直接安排延期,延到下一班船。
2)海關查驗放行不及時或不放行
這種情況很常見,海關查驗很容易導致趕不上船,尤其是報關太晚或貨物有問題時。如何防范?
首先,盡量早點報關,越早越好,這樣的話,萬一查驗,也有充足的時間安排查驗。
其次,如實申報,規(guī)范申報,做到單貨一致、單單一致,報關單據(jù)要看起來比較專業(yè)、正式和規(guī)范,申報要素要清楚明白。這樣可以降低海關查驗率。
第三,萬一查驗,及時和報關員溝通,嚴密跟進。如果時間很緊,應加急處理。為了趕上船,即使產(chǎn)生一些額外費用也是值得的,因為趕不上船,導致虧艙的損失更大。
3)取消出貨卻沒有及時退訂艙位
由于發(fā)貨人/委托人或貨代疏忽,沒有及時退訂艙位,這種情況不應該發(fā)生。如何防范?
發(fā)貨人/委托人如果取消出貨,要第一時間通知拼箱貨代,讓他們?nèi)∠喤?,好讓貨代有足夠的時間找貨把空出來的艙位補上。拼箱貨代也可以調(diào)整柜型,如40GP改成20GP,40HQ改成40GP等,也可以找其他客戶或同行配貨來設法防止空艙。
4)較大比例的縮方、漲方或超重
“縮方”可能導致箱子裝不滿浪費艙位空間;“漲方”可能導致貨物裝不下;“超重”可能導致箱子不能裝滿浪費艙位空間。如何防范?
在訂艙時,貨代就要認真核對重量和尺碼,并跟客戶強調(diào)提供準確貨物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發(fā)現(xiàn)貨物實際情況和客戶委托信息有較大差異時,應及時反饋,協(xié)調(diào)解決。
在實際中,很多人只注意到尺碼(體積),其實重量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為一個集裝箱除了體積限制,還有重量限制(一般不能超過26噸)
5)貨物進倉后發(fā)現(xiàn)貨物本身問題導致無法承運
比如超大件或超重貨物,某些不能拼箱裝運的液體、半危險品、易腐品等。如何防范?
如果是超大、超長、超重、液體、粉末、化學品、食品、半危品、危險品等“特殊”貨物,應提前和拼箱貨代確認是否可以按照普貨正常裝運。不要抱僥幸心理,要實告訴貨代貨物的真實情況,“沖貨”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當然,并不是所有過了截止日期取消出運,或送貨晚了趕不上船期,或海關查驗等其他原因?qū)е屡撐豢罩枚紩仗澟撡M。
貨代是否收虧艙費,或收取多少,客戶可以跟拼箱貨代商量,申請不收或少收。貨代會綜合考慮客戶的重要程度和合作情況以及市場行情、利潤等多方面因素,酌情處理。但是如果發(fā)貨人/委托人能夠事先和貨代溝通好,是完全可以避免虧艙費的。
【運費如何計算以及海運報價50usd/RT中的RT是啥意思?】
海運報價50usd/RT中的RT是啥意思?快遞費如何計算?空運費如何計算?海運拼箱運費如何計算?
1. RT的全稱和含義是什么?
RT是Revenue Tons的簡稱,意為計費噸、計費噸數(shù)、運費噸、運費噸數(shù),是重量噸(W)和尺碼噸(M)的統(tǒng)稱。這里的“噸”只是一個計費標志,這個計費噸/運費噸有時是重量單位(快遞和空運),有時是體積單位(海運)。比如Freight Charges 50usd/RT表示每個計費噸的運費為50美元。RT在貨代當中很常見,尤其是海運拼箱及散貨運輸(LCL)。
2. RT如何計算?
RT計費噸的計算方法通常是,對體積重量(Volumetric Weight或Dimensions Weight)和毛重(G.W.)進行比較,哪個大就按照哪個計收運費,在快遞和空運中常見;或者對實際體積和重量體積進行比較,哪個大就按照哪個計收運費,在海運中常見。
不同的運輸方式(快遞/空運/海運)體積重量的計算方法不一樣。
3. 快遞費的計算方法
快遞的計算方法一般為:體積重量=長*寬*高/5000,長寬高的單位都為厘米cm。如長80cm、寬50cm、高60cm、毛重45千克的一件貨物,體積重量=80*50*60/5000=48千克。體積重量大于毛重,所以按照體積重量(48千克)計費。注意:快遞一般按照重量計費,輕泡貨折算成體積重量后再計費,與海運按照體積計費不一樣。
4. 空運費的計算方法
2)空運的計算方法一般為:體積重量=長*寬*高/6000,長寬高的單位都為厘米cm。如長80cm、寬50cm、高60cm、毛重45千克的一件貨物,體積重量=80*50*60/6000=40千克。體積重量小于毛重,所以按照毛重(45千克)計費。注意:空運一般也是按照重量計費,輕泡貨折算成體積重量后再計費,與海運按照體積計費不一樣。
5. 海運費的計算方法
海運拼箱(LCL)運費的計算方法有多種,根據(jù)不同船公司、不同貨代、不同港口或不同倉庫計算標準可能都不一樣。常見的有這么幾種:
1CBM=1000KG:
如實際體積0.8CBM,實際毛重1200千克,則運費=1200/1000*費率。
1CBM=750KG:
如實際體積0.8CBM,實際毛重1200千克,則運費=1200/750*費率。
1CBM=500KG:
如實際體積0.8CBM,實際毛重1200千克,則運費=1200/500*費率。
1CBM=363KG:
如實際體積0.8CBM,實際毛重1200千克,則運費=1200/363*費率。
注意:
海運拼箱(LCL)一般按照體積計費,重貨折算成體積后(如上面的1200/1000、1200/750、1200/500、1200/363就是把重量根據(jù)不同的標準折算成體積)然后再計費,這與快遞和空運按照重量計費不一樣。
綜上,快遞和空運:通過換算與比較,根據(jù)“兩者擇其大”的原則,確定計費重量,再用計費重量乘以費率,就是運費。海運:通過換算與比較,根據(jù)“兩者擇其大”的原則,確定計費體積,再用計費體積乘以費率,就是運費。
海運的折算標準不一樣,到底應該用哪個?這種問題問貨代就好了,貨代會告訴你折算標準是什么。
【貨代如何計算海運拼箱或散貨運費?】
海運運費(Ocean Freight)是根據(jù)船公司的運價表計算的。目前,各船公司所制定和公布的運價表,其格式和內(nèi)容不完全一樣,但其基本內(nèi)容基本是一樣的。
首先,船公司的運價表,一般根據(jù)商品的不同種類和性質(zhì),以及裝載和保管的難易程度,劃分為若干個等級。在同一航線內(nèi),由于商品的等級不同,船公司收取的基本費率(rates)是不同的。因此,商品的等級與費率的高低有很大關系。
其次,運費的計算標準也不盡相同,例如重貨一般按重量噸計收運費,輕泡貨按尺碼噸計收,有些高價值的商品按FOB貨值的一定百分比計收,有的商品按混合辦法計收,例如先按重量噸或尺碼噸計收,然后再加若干從價運費,表現(xiàn)在運價表中主要有以下幾種:
1)按照貨物重量計收海運運費,用W表示,W即Weight,表示重量,通常指貨物的實際毛重。
2)按照貨物體積計收海運運費,用M表示,M即Measurement,表示尺寸或體積。實際上是根據(jù)貨物的體積重量計收運費。體積按照一定的系數(shù)折算成重量就是體積重量。
3)按照貨物重量或體積兩者中較高的一種計收海運運費,用“W/M”表示,其中W即Weight,M即Measurement,表示W(wǎng)或M兩相比較,按照較大者計收海運運費。體積和重量之前如何換算?先把體積折算成體積重量——即根據(jù)一定的折算系數(shù)或計算公式,通過貨物體積計算得來的重量,把計算得來的體積重量和實際重量(Weight)比較,按照大者計收運費。
4)按照商品的FOB價值的一定百分比計收,用 Ad Val 或A.V.表示,Ad Val或A.V.是Ad Valorem(從價運費)的簡稱。
5)按照貨物重量或體積或價值三者中較高的一種計收海運費,用“W/M or Ad Val”表示,W即Weight,M即Measurement,Ad Val即貨物價值。
6)還有一些商品是按件(per unit) 或頭(per head) 計收,前者如車輛等,后者如活牲畜等。對于大宗商品,如糧食、礦石、煤炭等,因運量較大、貨價較低、容易裝卸等原因,船公司為了爭取貨源,可以與貨主另行商定運價。
根據(jù)運價表計算運費,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不僅需要熟悉運價表的基本內(nèi)容,還需要細心工作,在計算運費時,除按照航線和商品的等級,先按基本費率(Basis Rate)算出基本運費,然后還要查出各種附加費用的項目,并將需要支出的附加費計算在內(nèi)。
這些附加費用項目較多,例如,因商品的不同,港口不同,或其他原因,都可能有附加費,還要隨時掌握它的變動情況。
航運附加費大致有以下幾種:
1)因商品特點不同而加收的附加費,如超重附加費、超長附加費、理艙費、洗艙費等。
2)因港口不同而加收的附加費,如港口擁擠附加費、選港費、直航附加費、繞航附加費等。
3)因其它原因而臨時增加的附加費,如燃油附加費、貨幣貶值附加費、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臨時風險附加費、旺季附加費、冰凍附加費等。
其實,航運附加費名目繁多,遠不止上述這幾種。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附加費,例如港口擁擠附加費,占運費的比例很大,與基本運費相比,少則百分之十,多則達百分之百,甚至兩倍以上。因此,在計算運費時,一定要重視對附加費的計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全球149個基本港和22條航線一網(wǎng)打盡】
國際海運中的“基本港”概念有點類似于鐵路運輸中的全國性或地區(qū)性樞紐大站,比如廣州站、武昌站、鄭州站、北京西站、沈陽站等?;疖嚱?jīng)過大站一般都??浚嚧我卜浅6?。偏遠的小站如果沒有直達車,就要在大站進行中轉。
而非基本港(Non-Base Port)是指:凡基本港以外的港口都稱為非基本港。非基本港一般除按基本港收費外,還需另外加收轉船附加費,達到一定貨量時則改為加收直航附加費。
船舶一般都會掛靠所在航線上所有的基本港,且一般都是直達或直航,然后再從基本港中轉到較偏或較小的非基本港。
基本港一般是本國或本地區(qū)的樞紐大港,如中國的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洋山港、寧波港、廈門港、廣州港、深圳港等?;靖鄣母劭谠O施和設備條件在本地區(qū)最好,集疏運發(fā)達,貨代公司、拖車行、報關行等聚集,船期密集,貨量大且比較穩(wěn)定。
發(fā)往基本港的貨物一般為直達運輸,無需中途轉船但有時也因貨量太少,船公司決定中途轉運,由船公司自行安排并承擔轉船費用。如果按基本港運費率向貨主收取運費,船公司就不得加收轉船附加費或直航附加費,并應簽發(fā)直達提單。
世界上常見的基本港有哪些?
1 東北亞航線(日韓航線)
韓國線基本港
Busan(也叫Pusan,釜山);Inchon/Incheon(仁川);Seoul(首爾)
日本基本港(包括關東線和關西線)
Yokohama(橫濱);Nagoya(名古屋);Osaka(大阪);Kobe(神戶);Tokyo(東京)
2 東南亞航線
Hong Kong(香港)
Singapore(新加坡)
臺灣基本港
Keelung(基?。?;Kaohsiung(高雄);Taichung(臺中)
印尼基本港
Surabaya(泗水);Jakarta(雅加達);Belawan(勿拉灣);Semarang(三寶壟)
越南基本港
Ho Chi Minh(胡志明);Haiphong(海防)
馬來西亞基本港
Port Kelang(巴生);Penang(檳城)
泰國基本港
Bangkok(曼谷);Laem Chabang(林查班)
緬甸基本港
Yangon/Rangoon(仰光)
菲律賓基本港
Manila(馬尼拉)
3 印度洋航線(印巴航線)
印度基本港
Bombay(孟買); Nhava Sheva(孟買新港/那瓦舍瓦);Madras(馬德拉斯)——現(xiàn)在叫Chennai(金奈);Calcutta(加爾各答);New Delhi(新德里)
巴基斯坦基本港
Karachi(卡拉奇);Lahore(拉合爾)
孟加拉國基本港
Chittagong(吉大港);Dhaka(達卡)
斯里蘭卡基本港
Colombo(科倫坡)
4 美西航線
美西基本港
Los Angeles(洛杉磯);Long Beach(長灘);Chicago(芝加哥);Oakland(奧克蘭);San Francisco(舊金山);Seattle(西雅圖)
洛杉磯和長灘緊挨著,在實際中,海運到洛杉磯或長灘都差不多
芝加哥其實位于美國的中東部,但是很多海-鐵聯(lián)運的貨物都是從美西卸船然后通過鐵路轉運到芝加哥
5 美東航線
美東基本港
New York(紐約);Boston(波士頓);Baltimore(巴爾的摩);Philadelphia(費城);Miami(邁阿密)
“美西”即美國西海岸也叫美國太平洋海岸
“美東”即美國東海岸也叫美國大西洋海岸包括墨西哥灣沿岸
6 加拿大航線
加拿大基本港
Vancouver(溫哥華);Montreal(蒙特利爾);Toronto(多倫多)
美國和加拿大航線通常合稱美加航線
7 澳大利亞航線
澳大利亞基本港
Sydney(悉尼);Melbourne(墨爾本);Brisbane(布里斯班);Adelaide(阿德萊德)
8 新西蘭航線
新西蘭基本港
Auckland(奧克蘭);Lyttelton(利特爾頓);Wellington(惠靈頓)
澳大利亞航線和新西蘭航線通常合稱澳新航線或澳洲航線
9 歐洲(西歐)航線(歐洲基本港)
比利時基本港
Antwerp(安特衛(wèi)普)
德國基本港
Hamburg(漢堡);Bremen(不萊梅)
荷蘭基本港
Rotterdam(鹿特丹);Amsterdam(阿姆斯特丹)
法國基本港
Le Havre(勒阿弗爾)
英國基本港
Felixstowe(費利克斯托);Southampton(南安普頓);London(倫敦);Manchester(曼徹斯特)
奧地利基本港
Vienna(維也納)
愛爾蘭基本港
Dublin(都伯林)
匈牙利基本港
Budapest(布達佩斯)
波蘭基本港
Warsaw(華沙)
捷克基本港
Prague(布拉格)
10 北歐航線
丹麥基本港
Copenhagen(哥本哈根);Aarhus(奧爾胡斯)
瑞典基本港
Gothenburg(哥德堡);Stockholm(斯德哥爾摩)
挪威基本港
Oslo(奧斯陸)
芬蘭基本港
Helsinki(赫爾辛基)
11 葡萄牙航線
葡萄牙基本港
Lisbon(里斯本);Leixoes(萊肖埃斯);Oporto(波爾圖)
12 黑海航線
烏克蘭基本港
Odessa(敖德薩);Illichevsk(伊利切夫斯克)
羅馬尼亞基本港
Constanza(康斯坦薩)
保加利亞基本港
Varna(瓦爾納)
13 西地中海航線(地西)
意大利基本港
Genova(熱那亞);La Spezia(拉斯佩齊亞);Milan(米蘭)Livorno(里窩那);Naples(那不勒斯);Trieste(的里雅斯特);Venice(威尼斯);Taranto(塔蘭托);Nola(娜拉)
西班牙基本港
Barcelona(巴塞羅那);Valencia(巴倫西亞);Bilbao(畢爾巴鄂);Madrid(馬德里)
法國基本港
Marseilles(馬賽);FOS(福斯港)
摩洛哥基本港
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
突尼斯基本港
Tunis(突尼斯)
14 東地中海航線(地東)
土耳其基本港
Istanbul(伊斯坦布爾);Mersin(梅爾辛);Izmir(伊茲密爾)
希臘基本港
Piraeus(比雷埃夫斯);Thessaloniki(塞薩洛尼基)
塞浦路斯基本港
Limassol(利馬索爾)
埃及基本港
Alexandria(亞力山大);Port Said(賽德港);Cairo(開羅)
黎巴嫩基本港
Beirut(貝魯特)
敘利亞基本港
Lattakia(拉塔基亞)
15 中東(以色列)航線
以色列基本港
Ashdod(阿什杜德);Haifa(海法);Tel-Aviv(特拉維夫)
16 中東航線
阿聯(lián)酋基本港
Dubai(迪拜);Jebel Ali(阿里山/杰貝阿里)
沙特基本港
Jeddah(吉達)
科威特基本港
Kuwait(科威特)
伊朗基本港
Bandar Abbas(阿巴斯港)
約旦基本港
Aqaba(亞喀巴)
17 南美西航線
智利基本港
Valparaiso(瓦爾帕萊索);Arica(阿里卡)
巴拿馬基本港
Colon Free Zone(科隆自由貿(mào)易港);Panama City(巴拿馬城)
18 南美東航線
阿根廷基本港
Buenos Aires(布宜諾斯艾利斯)
巴西基本港
Rio De Janeiro(里約熱內(nèi)盧);Santos(桑托斯);Rio Grande(里奧格蘭德)
烏拉圭基本港
Montevideo(蒙得維的亞)
巴拉圭基本港
Asuncion(亞松森)
19 中南美航線
墨西哥基本港
Manzanillo(曼薩尼略);Vera Cruz(韋拉克魯斯);Mexico City(墨西哥城)
委內(nèi)瑞拉基本港
La Guaira(拉瓜伊拉)
危地馬拉基本港
San Jose(圣何塞);Guatemala City(危地馬拉城)
厄瓜多爾基本港
Guayaquil(瓜亞基爾)
秘魯基本港
Callao(卡亞俄)
20 北非航線
阿爾及利亞基本港
Algiers(阿爾及爾)
21 南非航線
南非基本港
Durban(德班);Cape Town(開普敦);Johannesburg(約翰內(nèi)斯堡)
肯尼亞基本港
Mombasa(蒙巴薩);Nairobi(內(nèi)羅畢)
22 西非航線
尼日利亞基本港
Lagos(拉各斯)
加納基本港
Tema(特馬)
貝寧基本港
Cotonou(科托努)
多哥基本港
Lome(洛美)
【整箱(FCL)、整拼、合拼、拼箱(LCL)有什么區(qū)別?】
海運中的整箱(FCL)、整拼、合拼、拼箱(LCL)有什么區(qū)別?
一、整拼分兩種情況
(1)箱子里全部都是你的貨,但是分為兩票或兩票以上報關(當然也會分為多個提單號,每個提單號對應一票報關);
(2)箱子里有多個貨主的貨,也分為多票報關,但是按照整箱來訂艙和操作。也有人說,第二種情況——同一個柜子多個貨主多票報關,應該叫合拼。這個說法也有道理,本質(zhì)上沒太多區(qū)別,叫法不同而已。
我認為,按照整箱(FCL,CY-CY)來操作,同時又分票報關的情況才叫整拼,按照拼箱(LCL,CFS-CFS)來操作的不叫整拼。整拼關鍵在于“整”字,即整箱(FCL)拼貨,前提是整箱——按照整箱來訂艙和操作,然后才是拼貨,整拼就是在整箱條件下的拼貨行為,所以整拼本質(zhì)上屬于整箱,不屬于拼箱。
總之,整拼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按照整箱訂艙和操作;二是分票報關。至于是否屬于多個貨主,見仁見智。有人說,屬于多個貨主的,叫做合拼。
二、至于海運中的拼箱
一般指按照拼箱貨(LCL,CFS-CFS)來訂艙和操作的才叫拼箱。從這個意義上說,整拼和合拼都不是拼箱,因為整拼和合拼都是按照整箱貨來訂艙和操作的。也有人說,整拼和合拼也叫拼箱。各有各的理解和習慣叫法,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知道這些差別就行。在實際操作中,如果不確定對方的理解是否和自己的理解是否一致,最好多問幾句確認一下,以免不必要的誤解。
三、按照整箱來操作和按照拼箱來操作有什么區(qū)別?
(1)按照整箱(FCL)來操作,交貨術語為CY-CY,即堆場到堆場。整箱貨在訂艙后發(fā)貨人會收到貨代給的提箱單(華南地區(qū)叫做shipping order,即S/O),發(fā)貨人或其代理拿著提箱單去指定地點打單、然后到指定堆場提取空箱,再拉到工廠或倉庫裝箱,裝完后直接拉到指定的堆場等到進港(也叫集港)和裝船。
(2)按照拼箱(LCL)來操作,交貨術語為CFS-CFS,即集裝箱貨運站到集裝箱貨運站。拼箱貨在訂艙后發(fā)貨人會收到貨代給的送貨通知(也叫進倉通知),發(fā)貨人或其代理根據(jù)送貨通知的要求,按時把貨物送到送貨通知上指定的地點。由拼箱公司或拼箱倉庫負責拿著提箱單去打單和提空箱,然后拉到自己的裝箱倉庫裝箱。發(fā)貨人不負責提箱和裝箱,只負責送貨。
【海運“FOB指定貨”完整的操作流程(實例講解)】
1. 外貿(mào)中的“指定貨”是?
“指定貨”
“指定貨代”
“FOB貨”
“FOB指定貨”
這些說法是一回事兒嘛?
“指定貨”其實就是“指定貨代”
“FOB貨”或“FOB指定貨”一般來說,也是“指定貨代”。
但嚴格來說,并不等同。因為“指定貨代”還有其他情況。
因為“指定貨代”并不一定意味著FOB成交。例如:
可能成交方式是CIF,但依然由客戶“指定貨代”。這就不是FOB指定貨,而是“CIF指定貨”了。當然,這種情況“不正?!薄R驗镃IF成交,賣方負責運輸并承擔運費,理應由賣方尋找貨代或承運人,而不應由買方(客戶)指定。
如果CIF成交,但貨代或承運人卻由客戶指定,這意味著賣方放棄了一些應有的權利。因為對指定貨代或承運人來說,國外的買方才是它的直接客戶,賣方不是它的直接客戶。因此賣方對貨代或承運人,以及貨物的控制權都會減弱,還容易發(fā)生買方指定的貨代或承運人向賣方高收費,甚至亂收費。
既然這樣,為什么還存在這種情況?
如果客戶有合作良好的貨代或承運人,且堅持要用自己的貨代或承運人,但又不想FOB成交。賣方為了滿足客戶要求,或覺得客戶的貨代或承運人也不錯,于是接受這種“違反常規(guī)”的要求……畢竟服務好客戶才是王道,變通一下也無妨。
總之,“指定貨”一般就是FOB成交——客戶負責運輸(買方指定貨代或承運人)和保險(買方自行投保)??蛻魹槭裁匆付ㄘ洿虺羞\人?一般是因為客戶有合作良好的貨代或承運人,可以拿到較低廉的運費價格,得到較好的服務,并能更好地掌控貨物的交付、出運、中轉等。
PS:FOB(Free On Board),俗稱“離岸價”“裝運港船上交貨”。買方負責派船接運貨物(指定貨代或承運人),賣方應在合同規(guī)定的裝運港和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時通知買方。貨物在裝運港被裝上指定船時,風險即由賣方轉移至買方。
2. “指定貨”操作流程例解
FOB指定貨,如何操作?
A、國內(nèi)出口商(Seller/Shipper)
北京財華順科貿(mào)有限公司/Beijing CHS Co., Ltd. 外貿(mào)人代表的就是這一方。
B、指定貨代(Appointed Forwarder)
北京飛捷騰達貨運代理有限公司/Beijing FJTD Freight Forwarder Co.,Ltd.
C、國外進口商(Buyer/Consignee)
Atlantic Food Ingredients Co.,Ltd/美國大西洋食品配料有限公司。
(1)A和C進行接觸、溝通、洽談,最終按FOB成交——C下單給A,買賣雙方簽訂國際貿(mào)易合同。
(2)A安排生產(chǎn),或直接采購,或從庫存拿貨。備好貨之后,通知C,C指定自己合作的貨代B來跟A接觸,并操作此票貨物的發(fā)運。A開始和B直接接觸——安排貨物出運以及出口報關等。
(3)A也一直和C溝通,畢竟,C是A的真正客戶,B只是中間的一個貨代服務環(huán)節(jié)。但是,一般人不知道的是,還有一個D。
D、目的港清關代理
Global Logistics (New York) Co., Ltd/紐約環(huán)球物流有限公司。
在目的港New York,C一直是和D聯(lián)系的,而且C并沒有和B直接聯(lián)系。
怎么回事?B不是C指定的貨代嘛?
其實,國外客戶C真正指定的貨代是目的港的D——紐約環(huán)球物流有限公司——D才是C直接接觸的合作貨代。C會告訴D我有一票貨在中國已經(jīng)備好,請D報價,并操作這票貨,最終運到紐約。
(4)D為了給C報價,就會找到起運港這邊的B,跟B說我有這樣的一票貨,要求B報價,B給D報價。然后D以B的報價為基礎加上一定的利潤,再給C報價。談妥后,D正式接受C的委托,并拿到A的聯(lián)系資料。然后D把A和C的聯(lián)系資料發(fā)給B;同時把B的聯(lián)系資料發(fā)給C,C再把B的相關資料發(fā)給A,A再跟B聯(lián)系安排出運事宜;也有可能B主動聯(lián)系A,因為B已經(jīng)從D那里拿到了A的聯(lián)系資料。(這么繞,暈菜?。?br>
總之,起運港這邊A和B直接聯(lián)系了,目的港那邊C和D直接聯(lián)系了。同時,起運港的A(賣方)和目的港的C(買方/客戶)直接聯(lián)系,目的港的D和起運港的B直接聯(lián)系。通常,A和D不直接聯(lián)系,B和C也不直接聯(lián)系。
奇怪,D和B是什么關系?
第一,合作代理的關系。B是D的起運港代理,D是B的目的港代理,或者互為代理。本文的例子就是合作代理的關系。
第二,分公司和分公司的關系。比如起運港的B為北京飛捷騰達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目的港的D為北京飛捷騰達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紐約分公司。
第三,母公司和子公司的關系。
第四,分公司和辦事處的關系,或辦事處和辦事處的關系。
總之,B和D是互相合作或互為代理的關系。
(5)A和B聯(lián)系上后,確認貨好時間,配船訂艙,送貨報關,確認提單……完成整個出口的貨代操作流程。
問題又來了,提單怎么簽發(fā)?怎么流轉?
FOB運費到付,也就是貨到目的港后由C ——Atlantic Food Ingredients Co., Ltd/美國大西洋食品配料有限公司來支付。即買方支付。
首先
承運人(即船公司)向B(起運港貨代)簽發(fā)船東提單(Master Bill of Lading,簡稱MBL)。注意,MBL上的收/發(fā)貨人是這么顯示的:
Shipper欄:Beijing FJTD Freight Forwarder Co.,Ltd.(其實就是B)
Consignee欄:Global Logistics (New York) Co., Ltd.(其實就是D)
其次
B根據(jù)船公司向它簽發(fā)的MBL出具一份貨代提單(House Bill of Lading,簡稱HBL)。注意,HBL上的收/發(fā)貨人是這么顯示的:
Shipper欄:Beijing CHS Co., Ltd.(其實就是A,這才是真正的發(fā)貨人)
Consignee欄:Atlantic Food Ingredients Co.,Ltd.(其實就是C,這才是真正的收貨人)
HBL和MBL的內(nèi)容,除了收/發(fā)貨人、提單號及提單上的抬頭(Logo)和簽章不一樣,其他內(nèi)容一般都是一樣的。
當然,如果走海運拼箱,則MBL和HBL差別很大,因為拼箱貨,MBL是總提單,HBL是分提單,一個MBL對應多個HBL。
第三
A(發(fā)貨人)向B支付起運港的FOB本地費用(不包括運費、保費和目的港的一切費用)后,B會把貨代提單HBL給A。注意:給到A的是貨代提單。A跟C結算貨款,然后把從B得到的貨代提單轉給C。
第四
D向B結清相關費用后,B把船東提單MBL轉給D。D拿到船東提單。
第五
C(買方)憑借從A(賣方)那里拿到的貨代提單,到D那里換取船東提單。C要先向D支付運費以及相關費用,D才會把船東提單換給C。
最后
C憑借船東提單到船公司或其代理(船代)那里換取提貨單(D/O),拿到提貨單后,就可以辦理清關了……完成整個進口的貨代操作流程。
清關完畢,才能最終提貨。
一個完整的海運FOB指定貨操作流程大概就是這樣。有沒有感覺有點繞,有點暈?
通過這個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
老外指定的貨代,只是目的港的清關貨代D,而起運港這邊的貨代B是由D找的,B跟老外C沒有直接的關系。
【20GP、40GP和40HQ的尺寸各是多少?】
問:20GP、40GP和40HQ的尺寸各是多少?能裝多少貨?
20GP、40GP和40HQ是三種最常用的集裝箱規(guī)格。其中20英尺的叫做小柜,40英尺的叫做大柜。
這三種貨柜的寬度是一樣的——都是8英尺;20GP和40GP的高度一樣;40GP和40HQ的長度一樣;40GP的長度是20GP的兩倍。具體如下:
(1)20GP的尺寸為:長20英尺X寬8英尺X高8.5英尺,簡稱20尺貨柜。
(2)40GP的尺寸為:長40英尺X寬8英尺X高8.5英尺,簡稱40尺普柜。
(3)40HQ的尺寸為:長40英尺X寬8英尺X高9.5英尺,簡稱40尺高柜。
長度單位換算方法:
1英寸=2.54cm;
1英尺=12英寸=12*2.54=30.48cm。
集裝箱的長、寬、高計算如下:
(1)寬度:8英尺=8*30.48=2.438米;
(2)普柜高度:8.5英尺=8英尺+6英寸=8.5*30.48=2.59米;
(3)高柜高度:9.5英尺=9英尺+6英寸=9.5*30.48=2.89米;
(4)小柜長度:20英尺=20*30.48=6.096米;
(5)大柜長度:40英尺=40*30.48=12.192米;
計算可得出貨柜的外體積:
(1)20GP的體積:6.096*2.438*2.59米≈38.5CBM,實際可裝貨物約30m3。
(2)40GP的體積:12.192*2.438*2.59米≈77CBM,實際可裝貨物約65m3。
(3)40HQ的體積:12.192*2.438*2.89米≈86CBM,實際可裝貨物約75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