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有超強的創(chuàng)造力,在世界的舞臺上也是首屈一指的。近些年來中國的大型裝備制造、日用品消費制造也是取得了世界矚目的一流成就。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我國經濟發(fā)展突飛猛進的情況下,還是有許多產品主要依賴進口,中國制造在這些領域的研發(fā)和生產依然存在難以攻破的技術難關。
這其中有關乎中國工業(yè)命脈的核心產品,也有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工業(yè)零部件,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中國嚴重依賴進口的20項產品:
01 光刻機
光刻機被譽為芯片之母,國產芯片的匱乏一定程度上源于光刻機的無力。目前制造高端芯片的光刻機,全球只用荷蘭ASML和日本尼康和佳能擁有,其中荷蘭的ASML占據全球份額的87.4%。
02 航空發(fā)動機
航空發(fā)動機的缺失不僅關乎我國民航事業(yè)的發(fā)展,更已成為制約我國空軍戰(zhàn)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以我國的J-20戰(zhàn)機為例,殲-20在早期發(fā)動機遠遠落后于F-22裝備的F119,無法進行超音速巡航,而超音速巡航是四代機的一個重要標準,所以只能在氣動布局上做文章??梢哉f沒有國產航空發(fā)動機的突破,就沒有我國空軍的未來。
中國的火箭能去月球,四代戰(zhàn)機能自主研發(fā),但航空發(fā)動機依然高度依賴進口。目前世界航發(fā)領域,美國英國的航空發(fā)動機的霸主地位難以撼動,美國普惠(PW:普拉特·惠特尼)、通用(GE:通用電氣)和英國的羅羅(RR:羅爾斯·羅伊斯,又名勞斯萊斯)牢牢占據航發(fā)三甲的位置,國產發(fā)動機市場占有率不足1%。
03 高端傳感器
目前我國最缺乏的是高端的、靈敏的傳感器。就總體水平而言,國產的傳感器產品仍以中低端為主,技術水平相對落后。中國市場上的中高端傳感器進口占比達80%,數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產品嚴重欠缺。
04 大型主機
大型主機,也有人稱大型機??墒褂脤S玫奶幚砥髦噶罴⒉僮飨到y和應用軟件。依靠其強大的數據存儲能力和安全性某些重要行業(yè)具備了“不可替代性”,主要原因在國產大型機安全性和可靠性遠遠落后于IBM。
承擔著企業(yè)、機構最核心的應用,例如銀行的資金交易,用戶數據等等。如果四大行這樣的大銀行大型機出了大故障,銀行轉賬和ATM機都將癱瘓,我們日常使用的移動支付將無法正常運作。
05 高精度機械手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KUKA工業(yè)機器人,憑借其靈活的機械手已經能和乒乓球世界冠軍進行比賽,而我國依然無法生產高精度的機械手,導致我國工業(yè)機器人自主生產嚴重落后。
機械手是工業(yè)機器人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隨著中國制造業(yè)逐步走向數字化、智能化對工業(yè)機器人的精度要求也越來越高。
06 感光干膜
2017年我國光致抗蝕干膜產量約0.7億平方米,僅占國內消費量的1/3,絕大部分依賴進口。
07 數碼相機
中國的火箭都上太空了,卻造不出一臺小小的數碼相機,難道數碼相機制造工藝要求比火箭還高嗎?
其實還真是,單反數碼相機技術門檻很高,需要最前沿的光學、電子、機械技術相結合。像如今單反相機的快門速度可以達到1/4000秒,部分高端機型甚至達到1/8000秒如此高速的快門對加工精度和可靠度有著極其嚴苛的要求,中國機械加工條件目前還難以達到這樣的水平。
08 高端數控機床
目前國內的高性能機床基本上都是從德國、美國、日本這些國家進口,高端數控機床自給率不足10%,雖然我國不斷加大對高端機床的研發(fā)投入,但國產機床精度和使用壽命遠遠達不到世界同類水平。
機床是現代制造的基礎,沒有機床的支撐,現代制造將寸步難行。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fā)展,制造業(yè)對精密加工的要求越來越高,更高精度的產品不得不依賴高端數控機床。
09 操作系統
普通人看到中國IT業(yè)繁榮,認為技術差距不大,實則不然。3家美國公司壟斷手機和個人電腦的操作系統。數據顯示,2017年安卓系統市場占有率達85.9%,蘋果IOS為14%。其他系統僅有0.1%。這0.1%,基本也是美國的微軟的Windows和黑莓。沒有谷歌鋪路,智能手機不會如此普及,而中國手機廠商免費利用安卓的代價,就是隨時可能被“斷糧”。
中國要想真正實現智能手機的自主生產,操作系統的空白是永遠繞不開的問題。而建設操作系統最重要的軟件生態(tài)系統,需要芯片廠商、系統廠商、軟件廠商的數年如一日地共同協作。
10 基因檢測儀
基因測序儀誕生于1986年,目前已經走過了30多年,其中超過99%的設備都是美國研發(fā)、設計和生產的,如果沒有美國的先進機器作為技術支撐,中國的基因工程將舉步維艱。
前段時間網上爆出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人以為我國已掌握基因編輯技術,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國連一臺基因檢測儀都造不出來。
11 芯片
小到平時使用的智能手機,大到登月用的超級計算機,芯片可以說是無處不在。2018年中國芯片市場超過4000億美元,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國核心集成電路國產芯片占有率多項為0,貿易逆差高達1657億美元,芯片之痛是中國制造難以抹去的陰影。
盡管我國正在加大攻關芯片技術的力度,但中國企業(yè)在全球芯片產業(yè)格局中仍處于中低端領域,目前中國能自主制造類比、分離等低端芯片,但邏輯、存儲等高端芯片目前都無法自給。
12 醫(yī)療器械
目前我國醫(yī)療器械和發(fā)達國家的差距主要體現在高端產品上。國產醫(yī)療器械同質化嚴重,例如我國僅生產輸液器、注射器的企業(yè)就有200多家,缺乏差異化和創(chuàng)新意識。
盡管我國醫(yī)療行業(yè)日益完善,但很多醫(yī)療器械多進口于德國、日本、瑞士,這種高端精密儀器,一臺設備的成本通常高達百萬甚至千萬。
13 汽車發(fā)動機
汽車發(fā)動機是為汽車提供動力的裝置,是汽車的心臟,決定著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穩(wěn)定性和環(huán)保性。根據動力來源不同,汽車發(fā)動機可分為柴油發(fā)動機、汽油發(fā)動機、電動汽車電動機以及混合動力等。
目前國產發(fā)動機依然喜歡買別人技術、撿別人淘汰的技術,導致國產汽車品牌質量跟不上同期的合資企業(yè)和進口汽車,國產發(fā)動機無論在制程、可靠度與國外都有較大差距。
14 轉轍機
轉轍機是指用以可靠地轉換道岔位置,改變道岔開通方向,鎖閉道岔尖軌,反映道岔位置的重要的信號基礎設備,它可以很好地保證行車安全,提高運輸效率,改善行車人員的勞動強度。
目前我國自主生產的ZD6轉轍機精度遠遠不及西門子S700K,達不到使用要求,只能依賴進口。
15 抗癌藥
抗癌藥是指抵抗癌癥的藥品。目前全球各國已批準上市的抗癌藥物大約有130 ~150種。用這些藥物配制成的各種抗癌藥物制劑大約有1300~1500種。
一種新藥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是救命稻草,但對于制藥企業(yè)來說是6-10年上百億元的研發(fā)投入。讓中國癌癥患者早日吃上廉價的國產藥,中國制造企業(yè)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不是藥神》第一次引起人們對于進口藥價的思考,進口藥之所以售價如此之高一方面是國外制藥企業(yè)高昂的研發(fā)投入,另一方面也源于國產創(chuàng)新藥缺失。2017年我國腫瘤藥規(guī)模超過1400億,但其中95%依賴進口。
16 真空蒸鍍機
隨著搭載京東方OLED 屏幕的華為mate20的上市,國產OLED 屏幕在國際市場上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作為OLED面板制程的“心臟“:真空蒸鍍機,其核心技術仍然牢牢掌握在日本Canon Tokki手里。業(yè)界對它的年產量預測通常在幾臺到十幾臺之間。有錢也買不到,說的就是它。Canon Tokki能把有機發(fā)光材料蒸鍍到基板上的誤差控制在5微米內(1微米相當于頭發(fā)直徑的1%),沒有其他公司的蒸鍍機能達到這個精準度。目前我國還沒有生產蒸鍍機的企業(yè),在這個領域我們沒什么發(fā)言權。
17 數控刀具
數控刀具是工業(yè)生產的牙齒,沒有刀具原材料的加工就是無稽之談。
目前國產數控刀具在工藝和圖層工藝上和進口的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精度和耐用性都不如進口刀具,再加上高端機床技術的缺失,我國數控刀具只能依賴進口。
18 高端軸承
在我們的生活中軸承幾乎無處不在,小到路邊的共享單車、家里的家用電器,大到上天的宇宙飛船,下水的航空母艦,沒有軸承這一切都無法存在。
然而應用于精密機床的主軸承,我國在技術上仍處于一片空白。滾動軸承的精度一般分為P0、P6、P5、P4和P2五個等級,用于精密機床主軸上的軸承精度應為P5及以上級,而對于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高速、哈爾濱軸承高精密機床的主軸支承,則需選用P4及以上級超精密軸承。P4及以上級超精密軸承對技術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國內需求的一半以上都依賴進口。
我國的軸承和其他機械產品一樣,在好的產品、可靠性、壽命等方面,與西方發(fā)達國家有著相當大的差距。以高速軸承來說,國內主機廠生產的動車組所用的軸箱,軸承品牌都來自歐洲、日本,中國自己生產的真空脫氣軸承鋼,無論質量穩(wěn)定性還是疲勞壽命,都與國外高品質真空脫氣鋼存在一定差距。
19 船舶柴油發(fā)動機
中國造船技術位居世界前列,但在船舶柴油發(fā)動機卻高度依賴進口,國內在船舶動力裝置中,有95%以上為柴油機動力裝置,而世界上的船舶柴油機基本被MAN B&W柴油機公司和瓦錫蘭公司壟斷。
20 透射電子顯微鏡
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Electron Microscope,簡稱TEM),可以看到在光學顯微鏡下無法看清的小于0.2um的細微結構,這些結構稱為亞顯微結構或超微結構。要想看清這些結構,就必須選擇波長更短的光源,以提高顯微鏡的分辨率。1932年Ruska發(fā)明了以電子束為光源的透射電子顯微鏡,電子束的波長要比可見光和紫外光短得多,并且電子束的波長與發(fā)射電子束的電壓平方根成反比,也就是說電壓越高波長越短。目前TEM的分辨力可達0.2nm。目前我國還無法生產高精度的透射電子顯微鏡,高校和科研機構使用的電鏡大多進口自美國、日本和荷蘭。
介紹了這么多產品~你能記住多少個呢?
「注:圖片部分源于網絡!本文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運當家,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