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似乎是市場的需求成就了這個行業(yè)的繁榮,但想想跨境電商誕生前的幾年間,前有代購、后有海淘,也都曾是中國買家的海外購物出口,卻為何從未這般興盛?跨境母嬰到底有何不同?
所謂代購是消費者出錢來找人替自己從海外買東西。消費者普遍反映:代購對于貨品什么時候能到手,比海外售價貴多少很難把控,甚至貨品是否真正來自海外,是否為海外正品都很難保證。用戶往往花了很多錢,等了很久,卻并非都能拿到優(yōu)質的海外商品。而海淘是消費者自己尋找渠道去海外購物的行為,比如通過海外知名電商網(wǎng)站購買商品。海淘物品的入關是以個人物品報關,且轉運方式在許多國家尚處在灰色地帶。海淘物品的總價格要包括物品價格、國(境)外消費稅、國際運費、轉運運費以及如果被抽檢到就沒有辦法規(guī)避掉的關稅。除此外,代購和海淘一個共同的弊端,就是一旦出現(xiàn)售后問題很難維權。前者是因為代購行業(yè)無相關管理約束,所以多拒絕提供;后者則是由于消費者個人面對國外電商網(wǎng)站維權,往往周期長,成本高,所以很難實現(xiàn)。
而跨境母嬰電商,多數(shù)是以B2C模式運營的,即企業(yè)牽頭,與海外具有優(yōu)質商品的供應商簽署合作協(xié)議,通過口岸貿易將海外商商品批量采購到海外倉庫或國內保稅,同時以自營電商平臺向用戶傳遞海外商品信息,并提供平臺交易服務。用戶下單后,企業(yè)通過國際物流或跨境物流將貨品配送給用戶。對于國內買家來說,跨境母嬰電商的確解決了代購和海淘都難以跨越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