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一門外語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何時開始學外語最好?母語對外語學習的影響有多大?什么是適合我的學習方法?如何練好語音,講一口流利的外語?u2026u2026對許多人而言,外語不能不學,學好用好卻極其不易。
n本書通過一位外語教學專家和一位外語學習者,之間的對話,生動描述了外語學習的過程,剖析了中式英語、啞巴英語等普遍現象,解答了外語學習者的種種困惑,并指明了學習和使用外語的正確方向。本書語言淺易、輕松有趣,讀來是一種享受;同時又因作者深厚的理論背景、嚴謹的研究態(tài)度和獨到的觀察視角,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與指導性。
n英語是很多人頭疼的東西,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應試教育將我們的胃口慣壞了,其實慣壞的不僅是英語,有人說,美國的天才是學校大批培養(yǎng)的,而中國的天才是從應試教育中漏網的,大量復雜而繁瑣的英語語法貫穿了我們學習英語的近十年時間。英語不是數學公式與數學試題需要嚴格按照語法來一點點拼湊,那樣愚蠢且浪費時間。試想這個問題:成人的智力比嬰兒高出很多,為什么幼兒的語言學習進步那么快?有一個例子:有些小孩小時候被父母帶到美國,小孩可以在半年內講一口流利的英語,而其父母卻不能,當然雖然小孩容易學習新的語言但他們也更容易忘記自己的母語,成人語言的穩(wěn)固性顯然更好,但為什么成人與兒童的學習速度相差這么大呢?因為語言應在交流中習得并在交流中得以完善。孩子與美國兒童一起做游戲,交流很多而且語境豐富但成年人很少與外國人交流。所以語境與大量的重復很重要。語法只是一個輔助,靠語法來學英語是很愚蠢的,況且英語中有很多并不符合語法的句子與短語,還有更多需要根據語境來猜測語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