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貨幣外流方面。清朝的貨幣在對外方面大體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我國同國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正常交流,而使一部分錢幣很正常地流出到國外;另一種是由于外國的經濟侵略和掠奪而造成的錢幣流出國外,這是一種不正常的情況。
在正常交流方面通過陸路與鄰國的經濟往來,而使貨幣流出國外;一是西北邊貨幣流出到伊朗和阿富汗。撒馬爾汗和布哈拉是清朝與中亞各國貿易的中心。二是西南邊,貨幣流出到克什米爾、不丹、孟加拉、尼泊爾等國。這些國家出產的披巾、棉花、皮革、煙草、染料、珍珠、珊瑚、剪刀、眼鏡,換走了中國的一批又一批錢幣。三是南邊,貨幣流出到越南、暹羅、緬甸,這些國家的棉花、食鹽、羽毛、黑漆、銅砂、象牙、獸角,也換走了中國一批又一批錢幣。四是東北邊,貨幣流出到朝鮮,兩國之間一向u201c往來相善u201d,u201c或東或西,聽民所往u201d,清朝的錢幣也隨著商人流出國外。再就是通過海上貿易,貨幣流出到日本、朝鮮、琉球。公元1684年至1688年,清圣祖康熙年間,中國赴日商船迅速上升到194艘;清政府規(guī)定u201c內地商民船至朝鮮者,除原禁貨物外,聽其發(fā)賣回籍u201d;琉球到中國的船只,最多到過5艘,運送來的多為海產。在南邊,貨幣流出到印度、緬甸。從中國港口出發(fā)的大商船隊,每年都到達印度西海岸的古里,和緬甸南部的丹那沙林沿岸,貨幣流出到馬來半島;從馬來半島,北走可以到達暹羅、越南,南走可以到達蘇門答臘、爪哇,東走可以到達婆羅洲、菲律賓群島,中國帆船開往新加坡的,最多一年達到250只,u201c中國帆船來臨的季節(jié),新加坡的市場便大大活躍起來u201d。除此之外,清朝貨幣還流出到其他亞洲各國。
以上都是正常的貿易往來和貨幣交流,而從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開始,就變成了非正常的外流。英帝國主義的經濟入侵,把大量鴉片輸入到中國,掠奪中國人民的財富。鴉片這種毒品輸入我國后,吸食者一天天增多,既在精神上使人們更加昏怠腐敗,又在經濟上使中國清朝對外貿易順差變?yōu)槟娌?,造成大量白銀貨幣外流,這種情況在嘉慶、道光年間最為嚴重。每年有三千多萬兩的白銀貨幣流出國外,這對清朝政府來說,也是一個嚴重的經濟負擔:公元1810年,清嘉慶十五年,嘉慶帝在詔書中驚呼:u201c鴉片煙性最酷烈,食此者能驟長精神,恣其所欲,久之遂戕賊軀命,大為風俗人心之害u201d,要求今后u201c一有緝發(fā),即當按律懲治,并將其煙物毀棄。u201d
清朝時期,社會上圍繞著貨幣大做u201c文章u201d;發(fā)放高利貸.就是圍繞貨幣所做的u201c文章u201d之一。而在清朝已經出現(xiàn)了早期銀行的各種形式,這些票號經營兌換業(yè)務,發(fā)放貸款等,貨幣成為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一個工具。
清代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方法是發(fā)放高利貸。據史書記載:公元1666年,清康熙五年,山西有一農民,向地主借了二兩九錢,折合銅鑄制錢約4800多文,在還不起債的情況下,被迫到地主家當雇工,u201c以工抵債u201d,在地主家一共干了三年半,抵折債務后,分文不剩。廣西有一農民,借地主高利貸白銀五兩四錢,但結局更慘,因無錢還債,這位農民和妻子二人只好到地主家u201c準折為奴u201d,但仍還不清債,積欠本息白銀變成五兩六錢,地主索債,強迫這位農民的弟弟和弟媳二人,到地主家u201c準折為奴u201d。除此之外,農業(yè)高利貸,還以u201c典當雇工u201d和u201c年限女婿u201d、u201c配以婢女u201d的雇工形式來剝削農民。印子錢是清朝時期高利貸中的一種形式,放債人以高利發(fā)放貸款,本息到期一起計算,借款人必須分次歸還,每次歸還都要在折子上蓋一印記,所以人們就把它叫做u201c印子錢u201d。據《清史稿·張照傳》記載:u201c民間貸錢征息,子母相權,謂之u2018印子錢u201d。
在我國清朝,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進步,民間資本的發(fā)展,經營貨幣這種特殊商品的單位機構,已經開始出現(xiàn)。而且他們經營著各種業(yè)務。
錢幣匯兌業(yè)務,這是今天各家銀行普遍辦理的一項主要業(yè)務。u201c匯兌u201d,在我國唐朝叫u201c飛錢u201d。在我國清朝,匯兌業(yè)務大權沒有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中,而是掌握在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和英國散商及美國商人手中。從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檔案中看出,我國清朝時期的廣州,大約在18世紀60年代初,就已經開始辦理匯兌業(yè)務。到了18世紀70年代中期,在我國廣州和英國倫敦之間的匯兌業(yè)務,已經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在中國經營的主要業(yè)務;18世紀80年代初,英國東印度公司從我國廣州向英國倫敦開出的匯票,一年之中,達到110多萬兩,到了19世紀初,每年開出的匯票,增加到250萬兩左右。后來,美國商人也參加進來,在我國當時的廣州,也大力開辦匯兌業(yè)務;公元1831年~1832年,清宣宗道光十年到道光十一年,美國商人帶到我國廣州來的匯票達248萬元,公元1832年~1833年,清宣宗道光十一年到道光十二年,便猛增到447萬元,增加了一倍多。
貨幣放款業(yè)務,這種貸款業(yè)務,也是今天各家銀行重中之重的一項業(yè)務。這種放款業(yè)務,在我國清朝時期,它不是中國人向自己的中國商人放款,而是英國的商人向中國的商人放款,并向中國商人收取高額利息。據英國東印度公司檔案記載,英國商人大約在17世紀末就已經向中國商人放款。英國商人對中國商人放款,是為了鴉片走私,是為了對中國進行經濟掠奪。據史書記載,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9世紀初為了支持中國鴉片經紀人走私,經常給這些經紀人以小額的放款;英國商人對中國商人放款的利息非常高,一般的是年息18%u201420%,最高的達到40%。公元1779年,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統(tǒng)計,中國行商累積拖欠英國商人借款380萬元,其中的本金只有180萬元,其余200萬元,都是英國商人計算變利,用u201c息變本,本再生息u201d的辦法滾上去的。
貨幣承兌匯票業(yè)務,承兌匯票業(yè)務,也是今天各家銀行都在辦理的一種業(yè)務。這種承兌匯票業(yè)務,是由付款商人開出匯票,交給收款商人,收款商人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向付款商人指定的銀行或公司集團,領取現(xiàn)款,但付款商人必須在事先取得指定的銀行或公司集團u201c承兌u201d現(xiàn)款的u201c承諾u201d,指定的銀行或公司集團在對付款商人付出現(xiàn)款進行u201c承兌u201d、u201c承諾u201d之后,再向付款商人收取一定的u201c利息u201d:公元177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有中國商人,為了支付英國商人的貨款,就曾經請求英國東印度公司設在廣州的賬房,以向英國倫敦簽發(fā)u201c承兌匯票u201d的形式,給予借款。公元1817年清嘉慶二十二年,中國的另一個商人黎光遠,欲從印度購進棉花,但是沒有錢,只好請求英國東印度公司賬房,以向孟加拉簽發(fā)u201c承兌匯票u201d的形式,給予借款。
中國人辦貨幣匯兌業(yè)務是在公元1821年,清宣宗道光元年,晉商山西平遙人雷履寬開設了一家u201c日升昌票莊u201d,這是中國第一家專門經營匯兌業(yè)務的u201c票號u201d;它的前身,就是清朝嘉慶年間的u201c日升常顏料鋪u201d。而中國人辦銀行業(yè)務是在公元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在我國上海成立u201c錢業(yè)公司u201d,或者叫u201c錢莊u201d;u201c錢莊u201d就是銀行的初級階段。到了公元1845年,清宣宗道光二十四年,英國人在我國香港和廣州設立了u201c麗如銀行分行u201d;公元1848年,清道光二十七年。這家銀行又在上海開辦了u201c東方銀行分行u201d。
官銀錢號是清朝初年朝廷官辦的一種金融機構,公元1662年u20141735年期間,也就是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間搞起來的,起初叫u201c官錢局u201d、u201c官錢鋪u201d。當時主要是兌換銀錢,調節(jié)錢價和傾熔銀鋌,后來慢慢擴展到經營貨幣兌換,代理省庫,從事存款、放款、匯兌、貼現(xiàn)、購買生金銀等業(yè)務。
票號是清代經營貨幣匯兌業(yè)務的信用機構,當時,有的人管它叫u201c票莊u201d、u201c匯號u201d、u201c匯兌莊u201d。公元1821年之后,也就是清宣宗道光初年,山西平遙縣日升昌顏料莊,改名后組建日升昌票莊,這可能是清朝時全國最早的一家票號。第一家票號搞起來之后,在山西的平遙、祁縣、太谷縣,又有不少商人集資開設票號,從此,票號這個行業(yè),變成了山西人的獨占,所以人們又統(tǒng)稱之為山西票號。票號有獨資的,也有合伙出資的,資本金從幾萬兩到二三十萬兩不等:票號行業(yè)一般存儲在總號,各大城市再設分號,但不另給資本金。山西票號業(yè)務活動的中心在北方,但南方也有。當時山西票號的總號有30多家,在各省設立的分號有許多家,后來,在日本東京、還有新加坡,都設有分號。我國清朝的票號,信譽很高,內部管理嚴格,嚴守秘密,所以不少貴族、官僚都愿意把自己的私蓄錢,存放在票號里;票號也發(fā)放貸款,主要對象是錢莊、典當、富商,對沒有資金實力的一般商人則不發(fā)放貸款。
錢莊是我國清朝辦理貨幣存放、匯兌的一種信用機構。它是從經營銀、錢兌換業(yè)務的錢攤慢慢發(fā)展起來的。長江流域和東南各大城市,都叫u201c錢莊u201d;北京、天津、沈陽、濟南、鄭州等 地,叫u201c銀號u201d、u201c錢鋪u201d;徐州、漢口、重慶、成都也有叫u201c錢莊u201d的,也有叫u201c銀號u201d的。在鴉片戰(zhàn)爭前,錢莊可以簽發(fā)u201c莊票u201d,上海商人在購買豆、麥、棉花、棉布時,用u201c莊票u201d支付貨款,u201c莊票u201d可以收劃銀錢,實際在市場上和貨幣一樣,起到了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