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元商船入日的記錄很少,只查到至元10年的一次,估計(jì)入日商船數(shù)目不會太多。
注2:秋山謙藏,《日中交涉史研究》,日文本,第343頁。
注3:《鎬矢記》,載秋山謙藏: 《日中交涉史研究》,日文本,第342頁。
注4:《百練抄》,第13,寬喜2年6月條。
注5:秋山謙藏,《日中交涉史研究》,日文本,第426頁。
注6:《建武式目》,建武8年11月條,載秋山謙藏,《日中交涉史研究》,日文本,第430頁。
注7:《太平記》小西源院本,卷33, 《武家人富貴事》中有典型描寫。
注8:《建治三年記》,載木官親彥, 《日中文化交流史》,胡譯本,第296頁。
注9:《元史》,日本。
注10:《元史》,哈刺胎傳。
注11:木宮泰彥著、陳捷譯,《日中交通史》,卷下,第96頁.
注12:《元史》,兵志中記為至大元年。
注13:《元史》,虎都鐵木祿傳。
注14:《廣漱文書》,正中2年7月條。收《國史資料架》,卷2,第607頁。
注15:《太平記》,22,天龍寺建立事。裁木宮泰彥,《日中文化史研究》,胡譯本。
注16:《師守記》,貞治6年4月條,載木宮泰彥,《日中文化交流史》,胡譯本,第397頁。
注17:《續(xù)本朝通鑒》,載木宮泰彥,《日中文化交流史》,胡譯本,第399頁.木宮泰彥先生認(rèn)為,天龍寺船只派出過一次的見解,是淆于天龍寺船的名稱本身,而不是對這種貿(mào)易船的性質(zhì)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