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國際匯兌結算、信用證結算和托收結算。
(一)國際匯兌結算是一種通行的結算方式。她是付款方通過銀行將款項轉交付款方。共有四個當事人:匯款人、收款人、匯出行、匯入行。
(二)信用證結算
1.信用證是進口國銀行應進口商要求,向出口商開出的,在一定條件保證付款的一種書面文件,即有條件的銀行付款保證。
2.業(yè)務程序:(1)進口商向進口國銀行申請開立信用證
(2)進口國銀行開立信用證。
(3)出口國銀行通知轉遞或保兌信用證。
(4)出口國銀行議付及索匯。
(5)進口商贖單提貨。
(三)托收結算
托收是出口方向國外進口方收取款項或勞務價款的一種國際貿易結算方式。 托收有跟單托收和光票托收。跟單托收是出口商在貨物裝船后,將提單等貨運單據和匯票交給托收銀行,而托收銀行在進口商付款后,將貨運單據交進口方。光票托收是委托人在交給托收銀行一張或數張匯票向國外債務人付款的支付憑證或有價證券。
國際貿易經常發(fā)生貸款外結算,以結清買賣雙方間的債權債務關系,稱之為國際貿易結算。 它是建立在商品交易貨物與外匯兩清基礎上的結算,所以又稱為有形貿易結算。有形貿易結算與無形貿易結算相對應。有形貿易赤字升至461億元,無形貿易盈余則增至871億元,兩者一共錄得410億元盈余,按年減少15億元。對外要素收益流入2336億元、流出2156億元,因而錄得180億元凈流入,較去年同季減少94億元。經常轉移的流出67億元,流入6億元,令該季錄得60億元凈流出,較去年同季的55億元為多。
有形貿易赤字由第四季的459億元,增加至461億元,無形貿易盈余則由959億元減至871億元。期內,對外要素收益凈流入由181億元減少至180億元,經常轉移凈流出則由48億元增至60億元。屬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資產整體凈流入186億元,主要是直接投資凈流入、有價證券投資凈流出、金融衍生工具現(xiàn)金結算所引致的凈流入,和其它投資凈流入的綜合結果。期內有價證券投資錄得1869億元凈流出,金融衍生工具流動方面,錄得107億元由金融衍生工具現(xiàn)金結算所引致的凈流入。季內其它投資流動資產減少1412億元,負債減少26億元;故錄得1386億元凈流入。